销售与支持: 在线留言
首页 新闻

好文欣赏 - 端午食粽等

顾客评论
喜欢!买了好多次了 五芳斋的粽子永远最好吃最新鲜!值得推荐!

—— 匿名

包装很漂亮,送人很上档次,服务态度也很好,喜欢五芳斋!

—— 匿名

发货超迅速,老板人很好,日期也新鲜,五芳斋的粽子包装杠杠的,非常大气,送人不错!

—— 匿名

内在品质和外在包装都很满意,家里人喜欢吃,还会再来购买。

—— 匿名

送人的,包装精美,日期也很新,但是没吃,不知道口味怎么样。

—— 匿名

在线联系
公司 新闻
好文欣赏 - 端午食粽等
好文欣赏 - 端午食粽等

让我们先来欣赏两首诗词

 

五月五是端阳,门插艾香满堂,吃粽子洒白糖,龙船下水喜洋洋

 

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

 

一、端午食粽

 

苏州吴地端午习俗

端午食粽是苏州人家最重要的一件事情,每到端午节前夕,在苏州小巷深处,朱门半掩,厅堂里妯娌婆媳团团围坐,或者就在弹石路边,小藤椅几张围拢来,满目青绿的箬叶,糯米的晶莹,傍晚,就飘来了香气,还有要好乡邻互相端碗送去,交流各家手艺,味道咸淡,卖相如何,这是现代人生活里难得的悠远古风,是苏州人津津乐道的佐餐美食。民国时代苏州作家包天笑在晚年《衣食住行的百年变迁》一书中回忆到:

 

  到了端午节,那便是粽子的世界了。粽子的味儿,有甜的,有咸的,有素的。形式有圆的,有方的,有长的,有尖的。有一种白水粽,范烟桥曾以书来告诉我:谓以新制之玫瑰酱,蘸白水粽,可谓色、香、味三绝,我报以诗云:“可笑诗家与画家,珍羞也要笔生花。玫瑰酱蘸水粽白,雪岭似披一抹霞。”


  和很多地方一样,苏州家家户户在端午自己包粽子,用青箬叶或青芦叶包裹糯米及各种馅料成三角圆锥形,这是小脚粽,或者包成筒状,。叫枕头粽,放在锅里大火煮沸,然后文火慢慢煨,几个小时以后就好了。而苏州至今流行的粽子做法完全依古制,包粽子前一天用清水浸泡糯米,馅料有猪肉、火腿、赤豆等,名目甚多,大致分咸、甜、白三种,有荤有素,寻常人家都会做白水粽、赤豆粽、枣子粽、灰汤粽,考究如猪油夹沙粽,选用上等红小豆,煮熟后去皮、滤沙,再放适量砂糖和油脂熬制成馅,馅中还夹一块肥肉膘,煮熟后最道地的是这块脂肪,香甜可口,望去晶莹如玉,是典型的苏州风味。白水粽清单可口,简单蘸白糖桂花酱,或者就这么吃,总之随人口味,是最本色的一种。


  《吴郡岁华纪丽》是清代苏州人自己写的一本风俗志,里面提到:

  吴俗,角黍以篛裹糯米为之,或用菰叶,有三角一角二种,形制甚多。三角者为菱角粽,一角者为秤锥粽,以菰叶裹黍为之者,谓之茭粽。。。。。。。吴门端五节,争以角黍为节物,巧制各种俱备。又有枣子粽、火肉粽等新制。

 

  火肉就是火腿吧,现在苏州人吃的最多的,恐怕还是这两样粽子。

  黄石先生在《端午礼俗史》中指出,角黍本是农民祀祖的供奉物。

好文欣赏 - 端午食粽等
  《吕氏春秋•仲夏纪》:“仲夏之月,……农乃登黍。是月也,天子以雏尝黍,羞以含桃,先荐寝庙。”春秋时期,人们用菰叶(茭白叶)包这种早黍成牛角状,称角黍,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,称筒粽。


东汉,用草木灰水浸黍米,因水中含碱,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,煮熟就成碱水粽。梁吴均的《续齐谐记》开始将角黍与屈原之死相联系。也是晋代,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。晋人周处在《风土记》中称粽子为“角黍”,“仲夏端午,烹骛角黍,端,始也。” “谓五月初五日也。又以菰叶裹粘米煮熟,谓之角黍。”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米外,还添加中药材益智仁,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。 接下来的南北朝时期,是各民族文化习俗交融的年代,粽子味道越来越丰富,出现了杂粽。《齐民要术》记载。有将粟与黍混合起来做粽子的方法。米中开始掺杂禽兽肉、板栗、红枣、赤豆,添加各种果实、草药,做成各种形状的粽子。今天我们做粽子使用的原料基本具备了,当时,裹成的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,这时的粽子还是高档食品。

 

 粽子再高级也是食品,属于形而下,可《齐民要术》把粽子上升到哲学的高度:“俗,先以二日,用菰叶裹黍米,以淳浓灰汁煮之,令烂熟。于五月五日夏至,啖之。粘黍一名‘粽',一曰‘角黍',盖取阴阳尚相裹,未分散之象。”


  两条记载都说的是“黍”, 黍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一种粮食,在中国栽培历史悠久,3000多年前就有了,但今天已经很少上桌,估计做酒为多,五粮液里应该有它,黍在古代被列为五谷之一,地位崇高,诗经里著名的《黍离》篇有
  “彼黍离离,彼稷之苗。行迈靡靡,中心摇摇。知我者,谓我心忧;不知我者,谓我何求?悠悠苍天,此何人哉!”的千古绝唱,这是有王者风度的粮食。明代李时珍《本草纲目》说


  "糭,俗作粽.古人以菰芦叶裹黍米煮成,尖角,如糭榈叶心之形,故曰糭,曰角黍.近世多用糯米矣"
  李时珍提醒我们,现在大家裹粽子是用糯米,可以前不是这样。据说今天北方农民还有保留用黍子作端午粽子的古风。

 

  最早记载用糯米做粽子的是在唐朝了,粽子用米已“白莹如玉”,粽的形状出现锥形、菱形。唐韦巨源著有《食谱》,提到长安有“蜂蜜凉粽子”, 由唐代“烧尾宴”上的“赐绯含香粽”演化而来的。此粽妙在只用糯米,无馅,煮熟后晾凉,吃时用丝线勒成薄片,浇以蜂蜜与黄桂酱,吃的时候在凉粽子上淋上蜂蜜即可,凉甜芳香、泌人肺腑。这样的粽子透着盛唐时期的大气。


  宝历元年(公元825年)三月,白居易出任苏州剌史,在苏州的端午节,苏州粽子的香甜一定让这个风流刺史印象很深刻,在《和梦得夏至忆苏州呈卢宾客》诗中,他满怀感慨的回忆起苏州的这一风味:
"忆在苏州日,常谙夏至筵.粽香筒竹嫩,炙脆子鹅鲜."

 

  在唐代,粽子已经逐渐成为百姓日常食品,品种繁多。唐人姚合诗云:“渚闹渔歌响,风和角粽香。”《开元天宝遗事》载:“宫中每到端午节,造粉团角黍,贮于金盘中,以小角造弓子,纤妙可爱,架箭射盘中粉团,中者得食,盖粉团滑腻而难射也。都中盛于此戏。”

 

  写作于宋代的《岁时杂记》载:“端五因古人筒米而以菰叶裹粘米,名曰角黍,相遗,俗作粽。或加以枣、或以糖。近年又加松、栗、胡桃、姜、桂、麝香之类。近代多烧艾灰淋汁煮之,其色如金。”这样的做法与今天其实区别很小了。苏东坡在《端午帖子词》咏道:“不独盘中见芦橘,时于粽里得杨梅。”陆游有“盘中共解青菰粽,哀其将簪艾一枝”的佳句,粽子。值得注意的苏州食粽风俗有“健粽”-----范成大《吴郡志》:

 

  重午以角黍团、朱索、艾虎、画扇相饷。夏至复作角黍以祭,以束粽之草系手足而祝之,名曰健粽。
不知道这样的风俗与后来的“健人”有没有关系,旧时江浙一带端五时妇女要佩带一种饰物,用金银丝或铜丝金箔做成,形状为小人骑虎,亦有另加钟、铃、缨及蒜、粽子等的。插在妇女发髻,也用以馈送。清代记录苏州风俗的《清嘉录》云:“(五月五日)市人以金银丝制为繁缨、钟、铃诸状,骑人于虎,极精细,缀小钗,贯为串,或有用铜丝金箔者,供妇女插鬓。又互相献赉,名曰健人。”


  《吴郡岁华纪丽》有“钗符健人”条:
  《唐宋遗纪》称:“江淮南北,五日钗头綵胜之制,備极奇巧。凡以缯绡剪制艾叶,或攒绣入物、禽鸟、虫鱼、百兽之形,八宝群花之属, 绉纱蜘蛛,绮谷凤麟,茧虎绒蛇,排草晰蝎,螳螂蝉蝎,葫芦瓜果,色色逼真。加以旛幢宝盖、绣球繁缨、钟铃百状,或贯为串,名曰豆娘。”今吴中端午尚沿其制。闺人剪綵为钗符,杂缀虫豸五毒诸物,用铜丝金箔纽制成串,加以蒜粽之类,以供插鬓及互相献赉 ,名曰健人,即古之艾人也。富家钜族或镂造金银为之,玲珑成串,簪於髻鬟,蔡雲谓即古之步摇,其诗云:“插髻金摇亦健人。”盖其制宝相类也。

 

  另外,苏州还有一种用粽子命名的糖果,就叫粽子糖。观前街采芝斋是在清同治九年由河南人金荫芝创办,以五百个铜板起家,在观前街设一小摊。所售“粽子糖”,因为用剪刀剪出形似粽子,故名。以后生意越来越好,由摊而店更为兴旺。光绪年间,苏州名医曹沧洲进京为光绪、太后诊脉。以采芝斋糖果进献,名声大噪,今天采芝斋的粽子糖仍然是苏州最有特色的食品之一。

 

二、粽子史话

粽子是中国民间传统食品,它的主料是糯米。我国大多数地区都有粽子,而各地的用料和制法有所不同:有的地方用箬叶,有的用芦苇叶;有的裹成菱形,有的裹成楔形;有加咸肉、鲜肉裹成的肉粽,有加赤豆的赤豆粽,有加白糖的甜粽,还有什么都不加的白水粽。虽然,各种粽子都有自己的特点,但它们还都有一个共同点,那就是吃起来糯软,闻起来清香。粽子在我国如此风行,除了它好吃之外,更重要的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者屈原。

 

  屈原是战国时的楚国人。他自幼刻苦学习,有经天纬地之才,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诗人。由于他处在衰落的楚国,一生坎坷,令人扼腕叹息!战国中期,楚是秦之外最强的国家。它与齐结成联盟,成了秦吞并六国的最大障碍。秦为了拆散齐楚联盟,就派主张连横的国相张仪出使楚国。张仪对楚怀王说,只要楚国与齐绝盟,秦国就将商於之地600里划给楚国作补偿.秦国本是虎狼之国,岂肯将战士们用生命换来的土地白白送人,这是明显的欺骗。可楚怀王却信以为真,准备和齐绝交。大臣们都知道楚怀王会上当,但为了自己的富贵,还是怂恿楚怀王按张仪说的去做。屈原知道后就去劝阻,指出秦国在断绝楚、齐之间的关系后,一定会对楚国下手,到时候后悔就来不及了。他要怀王杀了张仪,以绝秦的幻想。谁知楚怀王不仅不听屈原的忠告,反而把他流放到汨罗江边。屈原被流放后,楚怀王果然上当,不仅没有得到商於之地,还因背盟遭到齐国的攻击。秦国更是凶狠,将楚怀王骗到秦国做人质,两次派兵攻打楚国,夺去大片土地。楚怀王最后客死秦国,秦将白起也率兵攻下楚国几百年的首都——郢,楚国人民饱受战火和颠沛流浪之苦。屈原看到国家残破,人民受难,首都陷落,心如死灰,便于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自杀。百姓们看到忠心爱国的屈原投江殉国,皆感到无比悲愤。他们驾着舟船到江里去打捞屈原,将米饭、鸡蛋投入水里让鱼虾蟹鳖吃饱,不去咬屈原的尸身,还有一位老医生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,希望药晕蛟龙水兽,防止它们伤害屈原。


  以后,每逢五月初五,人们都要划龙舟,向江里投食物,喝雄黄酒来纪念爱国诗人。由于投向江里的米饭太零散,人民便用箬叶将米裹起来煮熟,制成粽子,再扔倒江里,其便迅速下沉。这种风气很快向各地传播,人们都在五月初五这天裹粽子、吃粽子以纪念为国投身汨罗江的屈原。

 

三、关于粽子的一段传说


屈原投汨罗江之后,有天夜里,屈原故乡的人忽然都梦见屈原回来了。他峨冠博带,一如生前,只见面容略带几分忧戚与憔悴。乡亲们高兴极了,纷纷拥上前去,向他行礼致敬。屈原一边还礼,一边微笑着说:"谢谢你们的一片盛情,楚国人民这样爱憎分明,不忘记我,我是死而无憾了。"话别谈旧间,众人发现屈原的身体已大不如过去,就关切地问道:"屈大夫,我们给你送去的米饭,你吃到了没有?"谢谢",屈原先是感激,接着又叹气说:"遗憾哪。你们送给我的米饭,都给鱼虾龟蚌这般水族吃了。"乡亲们听后都很焦急:"要怎样才能不让鱼虾们吃掉呢?"屈原想了想说:"如果用箬叶包饭,做成有尖角的角黍,水族见了,以为是菱角,就不敢去吃了。"


第二年端午节,乡亲们便用箬叶包成许多角黍,投入江中。可是端午节过后,屈原又托梦说:"你们送来的角黍,我吃了不少,可是还有不少给水族抢去了。"大家又问他:"那还有什么好法子呢?"屈原说:"有办法,你们在投放角黍的舟上,加上龙的标记就行了。因为水族都归龙王管,到时候,鼓角齐鸣,桨桡翻动,它们以为是龙王送来的,就再也不敢去抢了。"角黍,就是现在的粽子。

转载请注明地址:http://www.shipinchaoshi.com

pub时间 : 2018-03-26 19:20:22 >> 新闻列表
联系方式
嘉兴五芳斋粽子团购批发官方网站

联系人: 韩经理 先生

Tel: +86--15606834858

给我们发送询盘 (0 / 3000)